我是李卓一,是betway必威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升本21-1班的学生,很荣幸此次参加“蓝桥杯”单片机设计大赛可以取得省赛二等奖的成绩。
首先,很感谢学院从12月参赛之初就开始给我们安排每周固定两次的培训,指导老师每次都会精心地准备课程,逐步引导我们拨开迷雾,越发清晰地了解各种算法和比赛内容。
在准备单片机大赛的那段时间,我基本每周都会去开源电子社区学习和吸纳其它大佬的编程思路和调试方法。不知不觉间就接近期末了,这时的我,学习进度才刚刚起步。平时课程充实,课外时间不多,因此,直到1月17日左右,我才真正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此时寒假已经开始,距离4月9日比赛还有不到三个月。
一开始,我认真查阅了历年的比赛题目和赛后讲解,一个个的讲解视频,基本都两个小时起步,有的还听不很明白,顿时就慌了,有些沮丧,丧失信心。这时,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一定能看完的,我相信你!既然选择要参加,就要尽全力,只求别到最后留遗憾说“我本来还可以更努力”。既然是比赛,考查的肯定或多或少有一部分是超出当前能力的,现在确保能发挥自己的实力就行。
此后我就没多想了,全身心的投入单片机的学习中,脑子里就一个想法——干就完了!在1月31号之前,我完成了指导老师安排的寒假作业,随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去复习和学习新的算法。那一个多月,我每天像是淹在了知识的海洋里,被灌进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抛开临近比赛的紧张,那种充实的感觉其实还挺有趣的。
就这样马不停蹄、狼吞虎咽地,在2月19日开学之前,除了操作系统和预测算法没有学完,其他的底层逻辑有些部分是稍马虎的,我基本看完了那些讲解视频,于我来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吧。
开学后学习就更有效了,我可以更好地去询问指导老师一些难点,参赛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不过,日常上课也对备赛产生了一些影响,备赛时间减少,其他课程知识也跟参赛知识“抢地盘”,争夺大脑的储备空间……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四个多月的备赛时间就过去了,转眼间就到了比赛现场,当赛题发下来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些恍惚的。虽然是线上比赛,但是监考还是很严格的,两个摄像头均360度无死角。在这无形的压力中,我打开了考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5道选择题,打眼一看还是很简单的,出现了很多历年的真题,也有一些我自己复习到的知识。看到这,我自信心直接拉满,于是我5分钟内迅速解决选择题,没有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操作题上。
随着我自信满满的打开操作题的试卷,发现只是一道多功能手表设计题目,要求设计可以显示时间,可以测温和可以倒计时的功能。这题比历年的题目简单了不少,而且我一瞬间就想起了指导老师培训时给我们讲到的滤波算法功能,正好可以匹配这个测温的功能。于是我趁热打铁,2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操作题的基础部分,开始做提分部分。
提分的部分就不是这么一帆风顺了,记得这部分有一个小题,说是在继电器开合的时候让蜂鸣器保持静默,我调试了快20分钟,死活不行,当时急的我满头大汗。关键时刻,我想起了指导老师对我说的话——既然是比赛,它考查的肯定或多或少有一部分是超出你的能力的。既然我都这么困难了,那别的参赛选手可能也会困在这个题上,这个题应该就是我们之间的分水岭了。于是我快速平静下慌乱的心神,从头开始去研究了单片机开发板的原理图,发现是可以通过代码的快速切换,实现蜂鸣器的静默和继电器的开合的,想到这我满心欢喜,心想这么难的题我都做出来了,这次不拿奖就天理难容了,然后快速的去完成了接下来的题目,开始调试阶段。
比赛时间总共5个小时,仅仅完成题目就花费了我快4个小时,剩下调试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了。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我本以为调试阶段的时间要求会很难,没想到有很多的要求我都是已经满足了的,可能这就是基础打得牢固的好处吧,我的算法基本上都非常的高效。就这样我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调试阶段的任务。
总结这次参加比赛,我觉得它让我的寒假充实了很多,逼我努力了一把,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四个月学到的知识也许会被渐渐遗忘,但是绝对不会忘记当时我付出了努力。
我深刻体会到,一旦自己选择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比赛能给你很多不一样的体会,让你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积极参加各种比赛,不断努力,持续收获。